1分快3 - 1分快3
1分快32023-07-21

经典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再度上演 “老裕泰”兔年新春开张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李俐

  昨晚,北京人艺看家大戏《茶馆》在首都剧场开启新一轮演出,“老裕泰”茶馆在兔年新春再度呈现座无虚席的热闹盛况。在开年大戏《正红旗下》圆满完成首轮演出后,同样出自老舍之手的《茶馆》紧接着上演,不仅让节后的演出市场再度升温,也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人艺经典的舞台号召力。

  演出阵容超强

  以庚子事变为叙事核心,话剧《正红旗下》将晚清的京城图景进行了一次翔实的舞台呈现,而《茶馆》则以同一时期的戊戌变法为开端,对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京城众生进行了一次跨越数十年的描摹。“在《正红旗下》后,接着看《茶馆》,相信这样的安排会给观众一份惊喜。”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

  作为中国话剧舞台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茶馆》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老舍先生的剧本,焦菊隐、夏淳作为导演的创造,林兆华、杨立新担任复排艺术指导的继承,一代代表演艺术家对角色的塑造,共同成就了这部舞台经典。几十年来,《茶馆》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如同一种精神,被坚守和传承;也如同一种仪式,伴随一代代观众和演员,连接起舞台上下。

  经过了去年《茶馆》院庆纪念场的演出,线上线下观众共同见证了这部作品的演出盛况。今年归来,这一轮演出仍聚集了包括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吴刚、冯远征等在内的超强阵容,对观众而言,无疑又是一次观看人艺舞台中坚力量集体表演的戏剧盛宴。刚一开票,九场演出票就全部“秒空”,足见这部经典在观众心目中始终不变的吸引力。

  打磨从未停止

  本轮演出的排练首日正值春节,排练厅里一片节日团聚的气氛,大家互相拜个年,道几句家常话,将生活气息从台下延续到台上。二十余年的舞台沉淀,让这些角色在这代演员身上生长,而几十年的舞台配合,也让他们之间形成了不用言说的默契,正是这种默契,让舞台群像塑造得丝丝入扣。

  此轮首演开启了《茶馆》第726场的演出。但作为经典,这部作品依旧没有停止打磨。无论是演员对角色背景的不断丰富,还是新演员进入剧组后,新老演员间的再次融合,都让这部作品的排练和演出再次碰撞出新的火花。

  大幕拉开,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茶馆中生动鲜活的一片景象。为了演好这被曹禺先生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此轮排练中,执行复排艺术指导杨立新仍然反复要求演员去做好人物设定和场景训练,扎扎实实地演好每一个细节,即便是舞台上转瞬间的一举一动也要体现舞台真实。

  传承不走样

  “这是我演的第365场,还是356场,我得翻翻我的‘账本’。”从当初小心谨慎到现在越来越自信,饰演掌柜王利发的梁冠华已经陪伴这个角色走过了20多年。但他表示:“每次演出都有新鲜感,每一次讲出那些台词还是会心潮澎湃,因为老舍先生的剧本写得太好了,那些台词和历史、现实都结合得非常紧密,让我佩服他对社会发展的总结和预见。也正因为他写的是真实的人,所以才感人。”

  “这些角色已经长在我们身上了,大家默契到了不用更多交流。”冯远征透露,尽管演员们已经对剧本再熟悉不过,但每一次排练仍很认真。他对自己的表演始终有要求,那就是“这一版《茶馆》在我们手里不能走样,精髓不能丢”。

  “观众买票的理由首先是老舍先生,是文学滋养这个剧院,这个品质我们需要继承。”濮存昕希望,剧院的年轻演员能尽快成长起来,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艺术标准看齐,不断提高品质,把这部经典延续下去。

1分快3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坐标上的“跨度”,让梦想照进现实******

  中新网9月17日电 题:坐标上的“跨度”,让梦想照进现实

  张尼 葛成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空间对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扫描成像……”2022年8月底,“羲和”探日成果正式发布,它不负众望,实现了多项国际首次。

  回首这十年,从跨海大桥到环沙漠铁路,从公路横穿天山到跨越琼州海峡输电,从“嫦娥”探月到“羲和”逐日……中国坐标编织经纬,跨越高山、大海、沙漠,甚至向遥远的外太空进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探海,14亿人的梦想一次次照进现实。

  梦想成真,离不开攻坚克难的恒心。

  曾几何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先后以1333个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其中,只有7位中国人的名字,古代5位,现代只有2位……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带回一片“自己的月亮”?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自此“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开展技术攻关,终于在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

  这些年,中国人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

  梦想成真,离不开敢啃“硬骨头”的决心。

  茫茫荒漠、漫漫黄沙,在“生命禁区”连通一条铁路,难于上青天。中国人能做到吗?

  解决风沙防护问题,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为了让和若铁路早日通车,施工高峰期建设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零下20℃的严寒里坚守岗位……最终,和若铁路补齐了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最后一段“弧线”,而从铁路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仅用时三年多。

  梦想成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

  在跨越琼州海峡的联网工程中,为了按时将海缆从临时泵站转移到终端站,100多名村民,经过多次演练,靠着肩挑背扛的人海战术成功搬运了海缆,令外方都大加赞叹。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凝聚力,才能让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执行。

  一条条铁路公路电路贯通,背后连接着的是14亿中国老百姓的小日子。

  中国在坐标上实现的跨度,绝不仅仅是空间距离的突破,更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飞越沧海的历史。(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1分快3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