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快3_1分快3
1分快32023-09-07

1分快3

海外侨胞:为中国成就欣喜 将继续献侨力搭桥梁******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吴侃 门睿)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开幕。海外华侨华人热切关注大会,纷纷表示为中国发展成就感到欣喜,将继续为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献侨力、搭桥梁。

  虽有时差,但俄中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乔翔鹏仍熬夜收看了中共二十大开幕直播。“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及了对广大侨胞的感谢,这让我很感动。”他表示,海外侨胞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祖(籍)国和家乡建设,发挥好联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华人头条董事长黄其旺表示,作为受邀参与中共二十大报道的海外华文媒体,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二十大报告。“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使者,也是国际传播中重要的民间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用住在国民众熟悉的语境及叙述方式讲述中华文化,助力中外文明对话。”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白义表示,强大的祖(籍)国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也是我们的底气和信心之源,海外侨胞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住在国与中国经贸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科特迪瓦《西非华声》主编金浩表示,二十大报告提及十年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令海外华侨华人感到振奋、受到鼓舞。海外侨胞中从事贸易行业者众多,在开辟广阔市场空间、推动中外经贸合作方面有资源优势,将继续在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中国—欧洲文化艺术体育协会主席马文俊说,“二十大报告谈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匈牙利,中餐、中医和中国功夫都是深入人心的中华文化符号,作为侨界新生代,我们应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住在国传播中华文化,让住在国民众看得明白、听得进去。”

  菲律宾川渝总商会副会长黄新春表示,祖(籍)国的强大让海外华侨华人倍感欢欣,未来将继续发挥好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优势,努力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民间使者。

  中国在韩青年联合会会长崔庆峰表示,有强大的祖(籍)国作后盾,海外侨胞将进一步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积极作为,作出新贡献。“在韩青年侨胞也将继续提高能力,锻炼本领,团结构建和谐海外侨团,推动两国青年交流交往。”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尹楚平表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华侨华人在海外越来越受尊重,我们对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充满自豪和欣慰。“海外侨胞历来就有爱国爱乡的传统,未来也将继续涵养壮大知华友华力量,为助力祖(籍)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季展有说,中共二十大吹响了新的号角,这对华侨华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动力,海外侨胞可以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媒体的作用,当好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完)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逆行”重器中流击水,创造救援速度奇迹******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题:“逆行”重器中流击水,创造救援速度奇迹

  记者 左宇坤

  以精锐之“能”,护百姓之“安”,每一次极速救援,都是一场全力以赴,是承诺更是本色。

  降水量创纪录、多地洪涝、堤坝溃口……今年夏天,暴雨不断的辽宁牵动无数人的心。

  洪水来袭,绕阳河突发溃口。中国安能集团(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分别从北京、唐山、武汉、成都等多个方向调集专业救援力量250余人,调度280余台套装备,执行堤防溃口封堵任务。

  “成功合龙!”经过6天鏖战,伴随着现场的欢呼声,终于迎来了胜利时刻。

  向险而行,决战绕阳河

  今年入汛以来,辽宁全省迎来了多轮强降雨天气,盘锦市的降雨量也比往年偏多7成,绕阳河盘锦段更是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8月1日,绕阳河左岸曙四联段一处堤坝出现严重透水导致溃口,宽度一度扩展到51.7米。奔流的河水迅速倒灌,盘锦市紧急启动了防汛一级预警。

  当地居民还记得,被洪水侵蚀过的沥青路面成片掀起,有的路段已经塌落,洪水几乎没过农户房子的屋顶。

  危难之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溃口封堵战打响。

  狭窄的堤坝上,硬实力与新科技集结: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等重型工程救援装备有序作业,倾倒石料并推平压实;全站仪、多波束无人侦测船、测流无人机组成“海陆空”组合,对溃口口门宽度、溃口水位高程、溃口附近堤坝变形情况、河底冲刷数据进行动态监控。

  “以多波束无人侦测船为例,它就像三维彩超一样,能清晰地看到水下的溃口情况,绘制溃口处水下情况图,为专家组制定封堵方案提供第一手准确动态数据。”参加盘锦绕阳河溃口封堵的中国安能集团安全总监王永平介绍。

  20米、13米、6米……在千万网友的关注下,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作业,溃口距离一点点缩小。终于在6日,被洪水冲开100多个小时的河堤完全合龙,溃口南北两侧的抢修人员握手相遇,摇旗欢呼。

溃口封堵现场。 中国安能集团 供图辽宁盘锦绕阳河堤坝溃口封堵现场。 中国安能集团 供图

  装备更新,十年大不同

  争分夺秒救人,全力以赴抢险。在工程救援领域,场场都是大仗、硬仗。

  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在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特别渺小。后续的自然灾害工程救援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通信中断、滑坡、泥石流挡路,巨石挡道等各种复杂情况。

  天灾无情,但中国救援队伍却从未向大自然的力量低头。持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关键装备研发力度,提高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只是为了让救援的速度快一些、再快一些。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队伍使用短波电台传出震中消息,这种电台需要专人操作,远距离通信还得架设地面天线;如今,救援队伍用上了天通卫星电话,小巧方便,全天候待机,随时向指挥所报告最新动态。

  准确收集掌握险情信息是科学指挥决策的关键。以前,救援队伍依赖纸质地图进行灾情侦测;如今,有了“天地水”三位一体侦测设备,前方第一时间对灾区进行三维数字建模,利用通信装备回传到后方指挥所,实时指挥。

  从人工装填沙袋,到砂石自动装袋机;从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装备开辟生命通道,到无人遥控挖掘机;从笨重的工程作业机械,到多功能、轻便化的应急救援装备……科技抢险利器的广泛应用,让救援队伍如虎添翼。

  “研制这些装备,既是为了不断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完成以往不可能处置的险情,也能够对人力进行补充,完成以往需要花费更多人力、时间才能完成的救援工作,更好提升抢险救援质效。”中国安能集团总工程师张利荣说。

动力舟桥。 中国安能集团 供图救援现场。 中国安能集团 供图

  科技赋能,救援提质效

  2021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北部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洪水没过了庄稼和低矮的房屋,上千名群众被困在屋顶等处等待救援。怎样才能把他们快速安全地转移出来?

  八方而来的救援队伍中,被誉为“救援航母”的动力舟桥位列其中。传统搜救过程里,一艘冲锋舟只能坐5-6人,如果水里有各种杂物,还经常会被搅进螺旋桨里。

  由河中舟及岸边舟组装拼接而成的动力舟桥,则可快速架设成各种形式的浮式结构,能够适应3.5米/秒的流速,抵抗较大流速的水流冲击。最多可运载500人或70吨级重型装备和车辆,集浮桥、渡运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涉水抢险难题。

  风雨中架起“生命之舟”。经过近4个小时的持续救援,动力舟桥分7个批次,将140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成功转移。

  暴雨袭城,城市中大量积水形成内涝同样会对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大功率排水抢险车,便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无电源地区排水及消防应急供水防洪抢险。

  垂直式大功率排水抢险车排水扬程高度可达22米,相当于能把水喷到7层居民楼房的高度;“吸水能力”最为强悍的5000型大功率排水抢险车一小时能排5000方积水,可以迅速用于城市内涝积水清理。

  风雨之中,危难之处,总有一抹橙色的光,向险而行、不辱使命。以愈发先进的科技装备,以大幅提升的救援效率,以源远流长的团结精神,中国人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救援速度。(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1分快3地图